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可以察覺身體資訊的O環測試

O環測試是以兩個指頭作成英文字母O的環,由另一個人以兩手的O環來拉引,以確認O環握力之強弱,就得以測定出身體異常、想檢查的部位和身體的相互作用的確認方法。
正式名稱為「Bi-Digital O環測試」,利用肌肉的緊張與否來檢查生物體資訊的測試手法,主要以醫療方面的輔助診斷方式來使用。
基本上,以大拇指和其他手指碰觸形成封閉的環,而另一隻手則碰觸或靠近患部或有害的物質,和正常的狀態相比較,拉的人不需要以太大的力氣就可以較為輕易地拉開手指,這樣就可以確認這對身體是有危害的。
為什麼要使用指頭呢有三個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腦皮質中代表指頭的領域較身體其他的部位都要來的大,因此指頭是敏感度非常高的生物體感知器,也能擔當這樣的工作。
第二個理由是因為,和身體其他的肌肉相比,較不易疲勞
第三個理由是,人體突出的部份容易接收到電磁波的影響,所以指尖能成為確認體內訊息的有效天線。
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本身是極為敏感的探測器,接近有害的物質、拿著不適合身體使用的藥物等,都會讓肌肉的緊張程度降低,讓指頭的力量大幅下降;反之,有效的藥物則會維持良好的肌肉緊張程度,指頭也較容易出力。
因此,使用O環測試的話,例如目前現在正在服用的藥物對自己的身體是否合適,或是多少的量才是合適等等,都可以很仔細地測量出來。
做法是讓病患一手拿著藥劑,實施測試者(醫師)則用兩手的指頭以一定的力道將患者的O環以一直線的方式向兩側拉。此時,確認O環是否會打開,如果會打開的話,可想見藥物對這個人的身體有不良的作用,若藥物的劑量一包太多的話,可反覆測試減少至1/21/41/8包的量,來調查對這個患者最正常的劑量(適量)。
服用適量的藥劑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即使是同樣的藥物其作用也是因人而異,量過多或過少都無法期待其能發揮良好的治療效果,吃太多要也會提高產生副作用的危險性。
此外,在平常這個患者的食物或飲料,或是周圍的電磁波或穿在身上的衣物等影響,也很有可能會阻礙了治療的效果。因此,必須充分注意食衣住的環境,這些部份的正常、異常與否也能使用O環來測試。
這個方法是我在1977年左右為止,以多次實驗累積而成的基礎所確定出來的,最早以英文發表論文則是在1981年。從那之後,以美國為中心,世界各國的醫生或研究者在臨床上逐漸開始應用,現在在世界各地仍在持續地研究中。
而在日本,1987年成立日本Bi-Digital O環測試協會,以醫師、牙醫、針灸醫師、護士和藥師為中心,過去35年來有超過一萬個醫療專業人士來學習,目前擁有60人以上的O環測試認定醫師。
在協會中,因為作為疾病的診斷方式的話,會因未違反醫師法而被處罰,所以主要以指導具有執照之醫療者(醫師、牙醫)及針灸醫師(接收國考及格擁有執照者)、護士、藥師等有限的會員來加以實際運用。
另外,之後是預防醫學一定會成為主流的時代,最近我自己也出了一本給一般民眾閱讀的書『「O環測試」超健康課程』(主婦與生活社),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可以在自我保健或預防醫學的方面加以活用這個技術。


~以上文章翻譯自大村惠昭教授「O環測試入門」一書
請勿任意拷貝使用於營利上,歡迎原文引用,但請註明出處,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